平時上班的我們白天基本都看不到馨寶,也只能在下班的那會陪她玩會。孩子的成長既需要物質基礎,也需要精神呵護,尤其是來自父母親的呵護。不管工作多忙我都會盡量趕回家和寶貝一起吃飯,帶著她一起玩小游戲。給她講講小故事,做做運動。多累都別忘了回家親親抱抱我們的寶貝,分離了一天,孩子心里還是很期待我們的擁抱和親吻的。別讓忙成為不陪伴她的理由。
我是一個普通的女人,不是什么早教工作者,也不是什么網絡紅人。我純粹是個愛孩子的媽媽。因為愛她所以我希望彌補我不能陪伴的那些時光。不管多忙,我都希望給她一個輕松的周末親子時光。我覺得和孩子在一起不一定要去很遠的地方,可以在小公園里逛逛,小區游樂場逛逛,超市,古鎮都可以。包括日常相處時時刻刻都可以。將陪伴孩子當做一件快樂的事情去享受,有了父母的陪伴,孩子的身心健康會得到許多好處。看著孩子開心,自己也會不由自主的幸福著。這樣豈不是更好?
雖然不太贊馨寶做一些危險的動作,可是因為她的堅持我也會適當的放任她去做。每一次看著受傷的寶貝,我都會懷疑是不是自己的選擇錯了。她還那么小,一點安全意識都沒有,我又怎么可以放任她做她想做的事呢,可為了她的快樂,我還是會適當放手。因為愛,我希望孩子可以衷心的快樂,不愿看到她的愁眉苦臉。我也明白,只有她真正的痛了疼了,才不會再做這些事。所以我的愛對別人而言可能也是殘酷的。
身邊的朋友總是覺得帶孩子出門是一件很累的事情,所以一直都很抗拒帶孩子出來玩。其實孩子的天性是熱愛自然、喜歡動物的。多帶她出來接觸大自然她的心情也會得到放松。孩子好動好奇是渴望學習的表現,多看看外面新鮮的事物也會引起她的好奇心,驅使她在“看一看、摸一摸、動一動”的過程中尋找答案。也只有不斷的去摸索,探尋,孩子才會越來越聰明。
馨寶有吃得就開心,她有吃的也不忘了分享。非得要給你吃一口,你若不吃她就一直舉著手等著你。看到你咬了一口,她就開懷大笑,樂呵不已。懂得分享的孩子懂得用愛去善待別人,樂于助人。一個富有愛心,懂得分享的孩子深得大家的喜歡。我慶幸擁有一個這樣懂得感恩,樂于奉獻的孩子。
馨寶開心的時候就會嘰嘰喳喳,看到陌生人也不害怕會很勇敢的上前去。山上有兩個小女孩在吃餅干,馨寶走到她們身邊一直看著。小女孩看到馨寶主動拿了一塊餅干給她吃,馨寶回頭看了我一眼,看她的眼神好像再問我:媽媽,我可以吃嗎?我向她點了點頭,說:寶貝,姐姐給你的,快拿著。謝謝姐姐哦。馨寶開心的拿著餅干對著兩個姐姐笑著,之前看到陌生人還會膽怯的她,現在逐漸改變了許多。她試著和她們一起玩,融入到了孩子們的圈子里。
馨寶是個愛笑的孩子,笑得時候特別好看,聲音咯吱咯吱的笑不停。每一天看著她燦爛的笑容都覺得是一種動力,是一種幸福。身邊有這樣一個貼心溫暖的孩子,誰不覺著是一種天賜的美好呢?我的寶貝,你是我最大的牽掛。看著滿臉粉嘟嘟的你,心中溢滿了幸福的味道。
給孩子換個環境對她的心理成長也是一種考驗。帶馨寶去爬山起初她也害怕,慢慢的就不希望我牽著她的手走,非要掙脫開想獨立前進。雖然我也很擔憂,畢竟這樣做也比較危險。可看她那么堅持,我就默默的陪在她身后觀察著她。我知道她也需要時間適應和克服自己,看著她勇敢的走上一個臺階心里真的為她驕傲。
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首先得給她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。一般我們都會全家出動,因為帶孩子是件很累的事,兩個人可以輪換帶著稍微輕松一些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恩愛是最好的教育,有人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可卻沒給她帶來愉悅舒適的家庭環境,那么多好的教育都是徒勞的。
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,渴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,看著馨寶開心快樂的喊著:爸爸,媽媽。那種感動是無法用言語來訴說的。我只能說:帶孩子出來玩,放空心靈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,是最好的親子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