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涼山州農牧局、西昌學院、涼山州農科所等單位組成的驗收專家組,對會東縣農牧局在新街鎮(zhèn)前進村二組千姿家庭農場實施的118
畝馬鈴薯高產創(chuàng)建核心示范片和7畝高產攻關試驗田進行現(xiàn)場驗收。

▲配圖據(jù)網(wǎng)絡
專家驗收組在高產攻關試驗田中選取了1.14
畝(763.2平方米)進行實收計產,實收鮮薯6160.85公斤(商品薯5307.9公斤),按1.5%扣出雜質后,折合畝產5301.1公斤,商品薯率86.15%。驗收組在現(xiàn)場驗收意見中簽字表示:創(chuàng)涼山州馬鈴薯實收畝產高產紀錄。

本次專家驗收組組長是西昌學院教授、科技處處長蔡光澤任組長,副組長是涼山州馬鈴薯產業(yè)辦公室推廣研究員、主任陳學才,組員還包括涼山州農科所、涼山州農牧局的專家。

據(jù)會東縣農牧局馬鈴薯產業(yè)辦公室主任鄧興祥介紹,今年,會東縣選用脫毒優(yōu)良馬鈴薯青薯9
號作為種薯,該品種出苗早,植株健壯,葉片肥大,根系發(fā)達,抗逆性強,增產潛力大。在播種技術上,采用小整薯播種技術,種薯選用50克左右健康小整薯,播后不易腐爛且生長旺盛。在種植前15-20天進行挑選,置于向陽和溫度為15度的地方,每隔幾天翻動1次,用種量為每畝150-200公斤。

在田管期間,前茬作物收獲后,千姿家庭農場及時將病葉、病株帶離田間,施入有機肥,深耕30
厘米左右,播種時再耕耙一次,達到耕層細碎無坷垃,田面平整無根茬,做到上平下實。然后,采用雙行高壟種植,寬行距48-50厘米,窄株距33厘米,窩距27-30厘米,保苗4000株以上。另外,主溝深40厘米,壟溝深25-30厘米,溝溝相通。為滿足馬鈴薯的需肥和水份要求,做到均勻平衡施肥,會東縣采用測土配方覆膜滴灌技術,根據(jù)馬鈴薯不同的生長期,施用不同種類不同量的肥料。同時,制定合理的植保方案,全程綜合防控病害。
會東縣表示,該縣馬鈴薯高產功關田歷史性突破,將帶動全縣全面實施馬鈴薯主糧化戰(zhàn)略,在金沙江流域的大崇鎮(zhèn)、魯吉鎮(zhèn)、鐵柳鎮(zhèn)等鄉(xiāng)鎮(zhèn)建立菜用型秋冬馬鈴薯商品生產示范基地2.2
萬畝;在大橋河、鲹魚河流域的鲹魚河鎮(zhèn)、新街鎮(zhèn)、江西街鄉(xiāng)等鄉(xiāng)鎮(zhèn)建立菜用型小春馬鈴薯商品生產基地1.8萬畝;在高二半山及高寒山區(qū)建立食用型、淀粉加工型大春馬鈴薯商品生產基地、脫毒種薯生產基地和“七彩洋芋”生產示范基地1萬畝;在野租鄉(xiāng)、拉馬鄉(xiāng)等鄉(xiāng)建立早春地膜馬鈴薯商品生產基地2萬畝。到“十三五”期末,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穩(wěn)定在16萬畝,鮮薯總產量達27.8萬噸,馬鈴薯商品率達70%以上。來源│四川日報涼山全媒體中心
整理│會東在線(微信號:
hdzxwx)